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/或利用障碍引起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紊乱性疾病,常表现为多饮、多尿,多食和消瘦。我国目前18岁及以上成人每10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。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“联合国糖尿病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教育保护明天”,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糖尿病到底有哪些危害吧。
其实,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,糟糕的是由它引起的严重并发症。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或者发生较大的血糖波动,会使微血管、大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受损,危害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,最终引起致残、致死等严重后果。可见,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远大于糖尿病本身。我们先了解一下,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呢?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
又称“糖网”,是因持续的高血糖或血糖异常波动损伤了视网膜上的毛细血管,造成微血管的水肿、渗出、出血等。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,甚至失明。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,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。
糖尿病肾病
糖尿病肾病是慢性高血糖引起的肾脏血管受损,早期也没有什么明显症状。如果查小便时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增加,就需要警惕并引起重视了。糖尿病肾病早期会引起蛋白尿、肾功能下降等,严重时会发展为肾功能衰竭。
糖尿病大血管病变
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在损伤微小血管的同时,对大血管的伤害也毫不留情。例如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,造成脑中风;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,造成心肌梗死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;还可能引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,严重时导致跛行,下肢缺血性溃疡,甚至截肢。
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
主要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,例如感觉麻木或疼痛,有袜套样感觉、蚁走感等,还有的患者会表现为异常多汗,出现腹胀、厌食、便秘等情况,这些均是长期血糖异常导致自主神经病变的结果。
糖尿病足
下肢血管闭塞和/或脚部末梢神经受损后,导致足部容易破溃和感染,出现坏疽,严重者还可能面临足部甚至腿部的截肢。它是在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缺血、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作用下导致的结果。
除了上述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外,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、高渗性高血糖状态、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做,才能预防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呢?
早期发现,控制好血糖
预防糖尿病并发症,首先得知晓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或表现,留意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,及时到医院就诊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。若已经确诊了糖尿病,则需要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,通过营养、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,将血糖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,避免出现忽高忽低的血糖大幅波动。
定期监测血糖,筛查并发症
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必须养成的“好习惯”,可以在家自我监测,也别忘记去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(反映近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)。定期筛查并发症很重要,记得每半年或一年给眼睛和肾脏做个体检(查视力和眼底,查血肌酐、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),做个神经病变筛查。由于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血压、血脂的异常,还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。
控制体重和腰围,合理饮食和运动
体重指数(BMI)和腰围反映我们是否超重或肥胖,理想的BMI是18.5~23.9kg/m2。理想的腰围成年男性应小于90cm, 女性小于85cm。超重肥胖和大腹便便均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。科学合理的饮食,加上适当的运动锻炼是控制体重和血糖的利器。不过运动前需要有专业医生进行运动风险评估,千万不能超负荷运动。饮食控制也应有营养师的指导,既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又要满足对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摄入,预防营养不良。
戒烟限酒、心情舒畅
吸烟会直接损害微血管,过量饮酒也不利于血压、血脂和体重的控制,还会影响血糖波动。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,免疫力低下。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,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,血糖难以有效控制。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至关重要。
小知识
体重指数(BMI)的计算公式为:BMI=体重(kg)/(身高(m)2, BMI≥24kg/m2定义为超重,BMI≥28kg/m2定义为肥胖。
参考文献
[1]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[J].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,2021,41(05):482-548.
[2]赵维纲.《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(2022年版)》解读[J].协和医学杂志,2022,13(04):574-580.
[3]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.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(2021年版)[J].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1,13(08):762-784.
[4]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,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,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,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,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.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(2022版)[J].中华糖尿病杂志,2022,14(09):881-933.
健康管理中心本部 | 查看其他分部联系方式
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32号四川省人民医院川港康复中心裙楼5号门1-3层
个人体检咨询电话:028-87394801
团队预约咨询电话: 028-87394489、028-87394720、028-87394272
体检报告结果咨询电话:13350892100(周一~周五,14:00~17:00)
体检服务部电话:028-87791169、028-87393213
©2024 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(体检)中心 蜀ICP备08110606号 网站建设: 锐狐网络